2010-06-20

Day 3 -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劍橋

今天6am就起床,但睡蠻飽的精神不錯,大約7:30出門,旅館櫃檯似乎又是另一個阿三,今天這個戴著頭巾。

來到旅館附近的Little Bite買早餐,也是東歐女孩兒在當店小妹,點了兩份Toasted Ciabatta和兩杯Latte,原本想點Panini的但店裡剛好沒有,但巧巴達也很好吃,麵包裡夾的東西其實蠻簡單,我點的那一份只有mozzarella cheese和番茄切片,我娘的多了火腿片和一種叫pesto的綠色醬料,但是很好吃喔而且份量超大,我們早餐只吃得下一半,另一半還被帶到劍橋當午餐。

東歐女(其實我不知道她們哪裡來的,但長相跟口音很像東歐人)動作有點小慢,兩個三明治讓我們等了快半小時,是飛回烏克蘭做的三明治hio?  而且超脫線忘了做我們的咖啡,但我決定原諒她,因為這咖啡真是超~好~喝~的!!!  可能有點誇張但我這輩子沒喝過這麼好喝的拿鐵耶!  喔喔我們離開的時候她還親切的跟我們說"Have a nice day!"

店面空間不大,店內外加起來也不過六七張小桌子

跑跑跑~向前跑!
在早餐店耽誤了一點時間,坐上地鐵時已經快8點了,我在網路上訂的巴士票是8:30出發,錯過是不等人的,不過我這個人啊,說好聽一點是個性很穩,但其實就是吊兒啷噹啦!  再加上從Paddington到Victoria只需要坐五站而且不用轉車,也不過就是我家到台北車站的距離,自以為15分鐘應該綽綽有餘,所以即使眼下離巴士發車時間不到半小時,我還是老神在在悠哉得很。

從地鐵站出來後我娘問我走到巴士站要多遠,我想起網友說過巴士站在地鐵站的斜對面大樓,想來應該不遠,還很有自信的跟我娘說「很近阿~~不用2分鐘吧!」,結果~~屁咧! 越走越覺得不妙,已經好幾個2分鐘過去了,啊巴士站到底是在哪裡啦!!  

走了老遠還是看不到巴士站,趕緊向路邊一位笑容可掬的中年大叔問路,他很熱心的說要走到下個路口,咱倆開始在路上狂奔(這兩個字好熟悉啊...在哪裡看過??  啊! 前一天的遊記嘛),終於看到Victoria Coach Station出現在眼前,我的胃也開始抽筋,因為手錶指針已經走到30分了,要挫賽了!!!  

衝進巴士站以為可以馬上上車,沒想到映入眼簾的是一整排電子班次時刻表,你知道人一緊張腦子就失靈,大腦內的視覺區也跟著秀斗,我就是看不到我的車,不得已只好直接向櫃台的印度阿三求救(我對阿三沒有偏見啦,但他們就是很喜歡把自己搞得很惹人厭啊),他只冷冷地回我一句"Do you have more information?"  我說我要搭八點半到劍橋的巴士應該到那個閘口上車,他態度還是一樣冷喔,台詞也都沒變喔: "Do you have more information?"  哩娘咧你是機器人喔,還是你是披著阿三人皮的答錄機? 是不能直接告訴我你需要甚麼information嗎? 好不容易從討厭鬼嘴裡聽到"No.9"之後,急速奔到9號搭車口,還好車還沒走,衝上車後發現我們倆跑到全身都是汗耶 (那天早上還蠻冷的,穿著羽絨衣跑百米的結果)。

我到現在還是不懂我這個路癡是在哪個拐彎處走錯了,google map也是寫2分鐘路程耶,那為啥我走+跑將近15分鐘才走到啊啊啊啊?  還好我前一天晚上把手錶跟大笨鐘對時,調快了3分鐘,才僥倖趕上車。 不過啊,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噗!),之後的旅程還會遇到更慘的錯過火車事件..~><~

GO EAST
劍橋在倫敦的東北方,所以巴士要一路往東,還在倫敦繞的時候經過好多古色古香的建築,每拐個彎都讓我驚嘆連連,可惜之後都沒時間再來好好逛了,只好等「下次」來倫敦摟!

越往東走,尤其到east end會發現這裡跟市中心的觀光景點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因為倫敦東區居住著很多外來移民,街道、住家很明顯地較髒亂,房子也比較低矮,店面招牌寫著看不懂的文字,街上還有猶太人黑人中東人等我也分不太清楚的族群,真的很有置身在「異國」的感覺。

倫敦東區的水果攤販


巴士內


搭National Express的長途巴士到劍橋

巴士在10:40左右抵達劍橋,下車的地方是很像公園的一大片草地,周遭很安靜也沒看到甚麼當地人,既然我們倆手邊都沒有劍橋地圖,就憑直覺隨意走走晃晃摟。

Parker's Piece,我們在這一大片草坪旁下車

安靜的街道

終於有點人氣了

路旁的小攤販


叫賣"Big Issue"的流浪漢

街道一隅

廣場上的市集

排滿腳踏車的小路

比較沒有名氣的小學院 "Sidney Sussex College"

The Round Church / The 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 (圓教堂/聖墓教堂),建於中古世紀的老教堂,圓形外觀很特別吧!




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


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

不知不覺就走到聖約翰學院,他們每個學院門口都有一個小亭子,小亭子裡坐著帶老花眼鏡的老杯杯,負責販售門票民信片回答遊客問題,但通常都很閒地看報。在劍橋連賣門票的老杯杯談吐都頗有氣質,很像上流社會的門房或管家之類的。

門房阿北表情很驚慌,看八卦報被抓包吼...


阿北問我哪裡來的,我開心地回答台灣,還以為他這麼親切要跟我閒聊,原來他只是要判斷給我哪一種語言的校園簡介-_-。

聖約翰學院是我們這次花最多時間、參觀最仔細的學院,因為4到6月期間大部分學院是不開放的;聖約翰學院算是比較大方,開放蠻多地方給遊客參觀,也由於他們學校簡介寫得比較仔細,所以我很認真地邊走邊看簡介瞭解校區歷史和建築特色。巴特,徐娘很沒耐心,不知道在趕什麼鬼,一個人很興奮地往前衝,叫她看簡介也不看。(回來才抱怨說看了哪些校區都不知道,真的很討罵~~)

劍橋大學實在太多學院了,即使我們花了一整天待在劍橋,也不過逛了三個學院耶。除了聖約翰學院之外,只逛了三一學院和國王學院,沒辦法啊四點就關門了,要不然我還想參觀皇后學院、克雷爾學院、耶穌學院、基督學員、莫德林學院....那麼多是怎麼逛得完啦!

不過三一學院和國王學院根本是來騙錢的,幾乎只開放禮拜堂,三一學院的禮拜堂門口還架起鷹架施工,害我看著地圖怎麼也找不到禮拜堂入口,算他們有良心只收一鎊門票。

不過咧,俗氣如咱倆,在各學院逛來逛去也看不出啥差別,哈! 以下就直接看圖說故事啦!!

穿越聖約翰大門後進來就是這幅景象,參觀路線是沿著草地中央那條走道往前走到下一個拱門。中間米白色那個是教堂的塔樓,教堂可以進去參觀,裡面有大片彩繪玻璃窗、彩繪天花板還有一個古人(某個早期院士)的墓以及他的乾屍(天啊!!寫出這兩個字感覺很驚悚,不過我當下可是很仔細地瞧了很久,很像木乃伊)。我拍照的時候站的地方大概是教職員宿舍,理論上是閒雜人等勿近,我是偷偷跑過來拍照的哈哈。

應該是學生宿舍吧? 還是教授的辦公室? 門牌還註明IN/OUT耶

聖約翰的校區是一進一進的院落,我站在一號院通往二號院的拱廊前往大門方向拍的。(吧?!?!遊記拖太久記不太清楚了啦)

聖約翰學院教堂入口,是很厚實的木門喔!

聖約翰學院的嘆息橋(The Bridge of Sighs),仿造威尼斯的嘆息橋,連接校區的三號院(Third Court,畫面右方)和新院(New Court,畫面左方)。橋下就是康河(River Cam)喔!


康河撐篙(punting)

草地後方就是新院,是19世紀初期為了容納更多住宿學生而建造的,簡介上說這棟建築屬於哥德風格,看起來浪漫典雅。

院內的長廊

在樹影婆娑下遠眺白色的新院

涼風習習,稍坐小憩。(娘你怎麼模仿陳雷裝扮?)

這應該是教授吧? 好多老教授喔他們~~ 我還看到一個真的老到拄拐杖步履蹣跚白髮蒼蒼的那種老教授喔~~ 被老教授指導感覺很酷捏!   教授你要趕著去上課嗎?

這道鐵門算是聖約翰學院的後門吧,出了鐵門左轉不遠就可以走到隔壁三一學院的後門耶。


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的後門兒,我們從這裡踅進校園,因為懶得繞大圈找正門,想說沿著參觀路線倒著走,沒想到校園內的「警衛」(打扮很特別,等下有照片)很嚴格咧,而且到處立著"No Entry"的牌子,咱倆只好認份地去找正門啦!

警衛北北:「來~俺跟你說啊~打這兒出去,左轉兒再左轉兒,到大街上,不消五分鐘就能見到大門兒啦! 欸~慢走哪您!」 .....三一學院裡蠻多這種裝扮的人在站崗耶,大概是怕觀光客像我們一樣亂闖吧。

學生的腳踏車隨意停放在小巷邊。 我在這附近看到三四個穿著深色風衣、留著平頭的劍橋學生騎著腳踏車呼嘯而過,重點是都很帥耶,是受過良好教育、帶著貴族氣質的那種脫俗的帥氣喔!

三一學院正門(Great Gate),門上方的雕像是學院創辦人亨利八世。下方有一大一小兩個木門,遊客從左手邊的大門進去。畫面右手邊有一片草地,草地上種著牛頓的蘋果樹...的後代。

右側小門,打開!

從牛頓的家鄉移植過來的那棵有名的蘋果樹後代

在蘋果樹旁認真寫著明信片的娘

入口處右手邊就是porter's lodge

從大門進來是一個封閉式的大庭院(Great Court),上圖左方那個八角形的建築是噴水池。

每條路入口都放置請勿進入的立牌,還有警衛守門員咧....

鏡頭拉近才發現她是個大嬸

回頭看Great Gate

      
進入禮拜堂門廳,趕快來跟牛頓合照一下

  

哲學家培根(徐娘在旁邊一直嚷嚷: 培根不要加蛋喔!...冷)

      
禮拜堂裡必備的管風琴屏風

穿過管風琴屏風就正式進入禮拜堂摟

兩側座位放置的紅色絨布坐墊,桌上還放著蠟燭,做禮拜的時候一定非常神聖莊嚴!

彩繪玻璃


欸~這張真好看啦啦啦~~


徐娘愛偷拍校園裡的老教授

戴帽子耶好正式,手裡拿著的是成績單嗎?

三一學院的參觀行程相當短暫,我們倆只待了15分鐘吧,走出學院大門後繼續亂晃,沿路很多年輕人拿著廣告牌「拉客」,遊說觀光客參加平底舟遊康河的行程。來到劍橋當然要去撐篙一下啦,不過得等我逛完學院再說。


聖瑪莉教堂(Great St. Mary's)

聖瑪莉教堂就位在劍橋市集旁,教堂內部沒啥特別,參觀重點在那座123階的迴旋梯,直達教堂頂部的高塔(大約35公尺高),在高塔上可以360度俯瞰整個劍橋耶!



教堂外,我喜歡這種有著淡淡紫色花朵or葉子的樹,不知道叫啥?

教堂裡邊兒

教堂側邊,樓上座位好像還掛著唱詩班的衣服

教堂右後方這個小門通往高塔 (門票3鎊)

迴旋梯很窄,只容得下一人通過,尤其像徐娘這種胖子是沒辦法跟她錯身的啦~


每個階梯台面都很窄,像我這種大腳婆只能側著腳板上下樓梯

123階其實還好,中間大約有兩個可以休息的平台,所以不會很累,而且上面的風景~無價!

喔我說的那兩個休息平台,其實是階梯旁的大房間,門鎖著不能進去,但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房間內的陳設。其中一間放著很多五六個大鐘,另一間比較詭異咧,有很多倒吊的繩索,該不會是古時候這裡還執行絞刑吧?

放置大鐘的房間,我拍糊了,看得出來嗎?

到了!! 耶~~~  We're on top of the world.....well, top of Cambridge I mean.

其實這個塔樓空間不大,長寬各5公尺左右吧,四個角落都有上圖那個六角還是八角形的多邊柱,寬柱之間圍了一大片「鐵幕」,不過鐵幕上開了很多長方形的缺口,可以透過開口把腳下風景看個仔細。



入場券上標示著從塔樓上可觀看到的風景,東西南北所有建築一覽無遺。



往東邊看,底下有著彩色帳篷頂的廣場就是市集,市集後方形似三角錐的建築是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更後面一點另一個三角錐建築是萬聖教堂(All Saint's Church)。

位於教堂北邊的岡維爾與凱斯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往前走分別是三一學院和聖約翰學院(看到聖約翰院的鐘樓了嗎?)。

這裡是教堂西邊,草坪右方的的白色建築Senate House是劍橋大學授予畢業生學位的地方。照片左手邊沒拍到的地方就是國王學院。


國王學院禮拜堂,看起來好華麗唷!


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國王學院正門


阿北說這裡不能進去啦,他叫我們繞到Senate House後面經過Trinity Lane直接到禮拜堂入口。


徐娘還是在大門兒拍了一張


在Trinity Lane上,前方就是國王學院了,右邊是克雷爾學院(Clare College)。

歡迎蒞臨國王學院


很想知道這是甚麼植物,好漂亮!


禮拜堂屬於哥德式建築


全球最大的扇形拱頂天花板


禮拜堂前廳


亨利六世不但創立了國王學院,更親手設計禮拜堂,耗時將近一世紀、歷經三朝才建造完成。走進前廳立刻可感受到天花板挑高24公尺的宏偉氣勢。


前廳的彩繪玻璃

深色橡木屏分隔前廳和禮拜堂

管風琴上有兩個小天使



在禮拜堂的南北兩側有兩個狹長型空間,裡面有小教堂、墓室(!!)還有展覽廳,展出相關的歷史文件還有彩繪玻璃製造方法解密等...。


這張族譜看得我頭暈,還是搞不懂這些帝王朝代的沿革。很想讀一下英國歷史,瞭解薔薇戰爭是怎麼回事兒。




離開禮拜堂前,管風琴正好在演奏,錄了一小段下來,可以聽聽看。





步出禮拜堂,就是國王學院的前庭(Front Court)


前庭西側的吉布斯大樓(Gibbs Building),作為師生教學研究使用。

徐娘後方是位於南側的餐廳(Dining Hall),表情是有沒有必要這麼驚訝?

教授你要去哪兒?

位於東側的門樓(Gatehouse),就在國王大街(King's Parade)路旁,屬於新哥德式建築;據說為了建造這個門樓,還拆除了King's Parade上一半的建築,在當時引起很大的爭議。


表情很呆耶! 沒出過國hio~~


左邊是Chapel,右邊是Gatehouse


沿著Dining Hall前的石板路往西邊走會陸續經過圖書館和舊校長住宅,左邊這片草地就是Great Lawn啦!


只要有藍天跟綠地,怎麼拍都好好看! 天氣真好,想在草地上打滾耶! (畫面左邊是克雷爾學院)


沿著小路再往前走(西邊)就是康河


康河西岸這片草地稱為Scholars Piece,會這麼命名應該是希望學生來這邊做些學術上的思考吧? 哈!

可是我只看到他們在這兒聊天野餐啊~~~  白德位,有這片草地真好,幸福的劍橋人。




其實不只是國王學院,沿著康河的幾個學院,大多把康河西岸稱為The Backs,有點像後花園的感覺,主要校區則在河的東岸,兩岸間就有很多著名的橋樑摟,這也是等會兒要好好瞧瞧的。(旅遊書上說擁有最漂亮後花園的是克雷爾學院,這次來不及參觀真是殘念!!)




唷~這不是志摩兄的詩句嗎?


走出後門,就要跟國王學院說掰掰了!




康河平底船撐篙(punting)


離開國王學院已經快五點了,得趕快去搭平底船遊康河啊~不然劍橋就白來了~康河邊的平底船搭乘處分別在南邊的皇后學院和北邊的莫德林學院附近,離我們比較近的是皇后學院,咱們就往皇后學院邁進啦!

皇后學院旁知名的數學橋(Mathematical Bridge,其實官方名稱是Wooden Bridge),關於這座橋曾傳言是由牛頓設計,而且建造時完全不費一釘一卯、僅依照數學原理架構而成,事實上這座橋在牛頓死後20多年才建造完成,而且有用上螺絲呢。


暫且不管這座橋是怎麼建造完成的,至少他的結構很漂亮不是嗎? 數學橋加上撐篙的人們,這真是劍橋的典型風景。


乘船處到了,我們還在橋上觀望,就有年輕人來拉客摟,問過價錢,一人12鎊,比書上說的還便宜耶!


咱們的船伕叫Tommy,在倫敦念大學的小夥子,趁著假期回到家鄉劍橋賺外快。


每艘船都有名字喔! (誰可以告訴我為啥船隻都要用女生的名字來命名啊?)

Tommy長得有點像Hugh Dancy,但因為是小朋友所以臉上痘痘有點多。

整段航程大約45分鐘,往北到莫德林學院之後再折返。




船伕會很認真地講解沿途景色,包括關於橋的歷史或學院的故事等等,我已經忘光光了現在,只隱約記得他說某個學院佔地最大因為那個學院校友捐很多錢,還有設計某個學院的建築師也剛好設計了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應該是Christopher Wren吧),然後還提到甚麼黑死病的關係讓那個年代流行念法律所以蓋了某個法律系建築之類的(我根本記不得了以上都是胡言亂語)。

總之船伕不好當啊,一些歷史年份甚麼的都記得很清楚,還必須有充足的知識應付遊客的問題,我沿途都在替徐娘即時口譯,其實很多也沒有聽很懂所以摘要亂翻,但徐娘因為我聽得懂黑死病的單字,對我這個女兒崇拜萬分,哈哈!! 

走了一整天之後懶懶地斜躺在船上好舒服,傍晚時刻陽光又這麼溫暖,長篙在水裡咕嚕咕嚕的聲音好好聽,有安定人心的作用,聽著那咕嚕聲差點睡著。



通常好像要湊滿一船的人才開始遊河,但咱們到的時候已經五點,船伕趁下班前趕拉最後一筆生意,所以這艘船由咱倆獨享。


草地上悠閒的同學們

經過橋下講話有回音耶!


佩服那些敢自己撐篙的人,感覺很累耶,操控方向也不容易,我甚至看到某個船伕自己都把篙給搞丟了,痘痘桑叫我幫忙拿著咱們船的篙,他去幫對方撿拾漂流在河上的篙。-_-

另一個角度看國王學院,在水一方。




這女生超長舌,我們都來回一趟了她還在講電話,而且河上撐篙的遊客都聽得到她聊天內容。

嘆息橋




我都不知道現在年輕人還流行露內褲頭


結束河上撐篙,回到橋上看到一輛冰淇淋車,忍不住買來吃,一球1.8鎊,在台灣應該可以吃哈根打茲了吧,不過還蠻綿密的不錯吃(娘吃strawberry & cream, 俺吃banana toffee)。來英國很容易看到冰淇淋車,這個國家的人是有這麼愛吃冰淇淋嗎? 不過咱們每次看到幾乎都會吃耶。

皇后學院已經關門了

沉重的木門告訴你它關門啦!


話說咱們在劍橋還碰到不少大陸學生呢,好像比較少聽說台灣人去念劍橋吼。

天黑了(其實還很亮),該準備回去摟,咱們那班回倫敦的national express 6:50pm發車,要趕緊找路回到白天下車的地點搭車。劍橋真的城鎮很小,而且沒啥娛樂的感覺,即使離開大學校區走到當地人聚集的地方,店面也不多,來這裡應該可以非常專心的念書。


回到巴士搭乘處附近,草地上已經聚集好多群踢足球的年輕人,是有沒有這麼熱愛足球啊? 台灣人下班下課後應該就是回家吃飯看電視上網(還是只有我這樣? :Q),英國人咧? 踢球! 不過我想這也是因為他們很幸運,到處都有大片綠草地。


戴著墨鏡的司機很酷的幫大家驗票(看那手上的刺青)

回到倫敦要兩個小時,因為太累了我整個狂睡,到了倫敦還累到醒不來,你們有過這種經驗嗎? 就是一直告訴自己眼睛要張開但一直張不開,或是張開沒多久又撐不住繼續睡,懸梁刺股都沒用,很像學生時代考試前熬夜的感覺。

喔對了,說個題外話,在巴士上我們前排是一對男女朋友,白人男加亞洲女,他們倆個人就佔了一整排四個位子,後來有一個黑人朋友沒位子坐,他們倆也不讓位,我自以為很小聲的向我娘嘀咕,說這兩個人好自私,結果沒想到過沒多久這男的跟他女朋友講中文。我整個人超羞愧,好像做壞事被抓包,耳朵熱的發燙,我覺得他是故意講給我聽的,哼哼!!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要以為歪果人都聽不懂中文,就可以隨便在他們面前講壞話。

不過咱母女最喜歡一起批評路人了,到了國外也改不掉,最後只好講客家話,繼續三姑六婆。 :Q

耶~~超囉嗦流水帳寫完了,從五月寫到六月,也只寫了一篇沒營養的廢話。

沒有留言: